踮腳尖是在家也能輕鬆做的簡單運動,幫助膝關節退化患者因疼痛導致運動不足的問題,鍛鍊膝蓋關節與肌力,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強度,是一項膝關節退化者很好的復健鍛鍊喔!
膝關節退化患者常因為怕痛不敢走不敢動,其實規律的運動能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韌帶強度,有助關節復健,當關節活動的時候,滑囊液分泌進入滑囊腔,能使膝蓋軟骨持續獲得新鮮的氧氣及營養。
研究指出,成年人在40歲之後,肌肉量會以每十年減少8%的速度流失;70歲後則以每十年減少15%的速度加速流失,下肢退化又比上肢快,所以肌少症盛行率也隨年紀而增加,補充營養及維持運動習慣,能預防肌少症,延緩膝關節炎的發生。
運動不一定是戶外或激烈的活動,跟大家介紹一個在家也能做的,非常簡單的動作,能輕鬆改善運動不足的問題,鍛鍊膝蓋關節與肌力。
一天20次踮腳尖
我們踮腳尖時會收縮到小腿的腓腸肌及比目魚肌,有助於改善下肢血液循環,預防靜脈曲張、避免水腫。
剛開始練習踮腳尖時,為了避免肌力不足站不穩,先手扶桌子或牆壁,或是其他可支撐的家具,原地穩定站立,脊椎向上拉直,眼睛平視,將腳跟慢慢離地,停留10-15秒,適應之後逐漸增加踮腳尖的停留時間,可反覆重複數次,直到小腿酸為止。
若原地踮腳尖維持的很好,可接著練習踮腳尖走路,一開始先從一天20步起,習慣後可增加到30步或延長到5分鐘以上。
請注意!踮腳尖走路的鍛鍊要循序漸進,切記勿操之過及以免跌倒。
腳尖走路增健康
1.改善運動不足
踮腳尖走路對腿與腰都具有健身的效果,還可提高熱量消耗。
2.斷練小腿腓腸肌
踮腳尖走路會讓肌肉承受體重的四倍重量,可讓號稱人體「第二顆心臟」的小腿增加肌肉量,有助於提高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讓容易囤積下半身的老廢棄物和多餘水分排出,達到提高基礎代謝率的效果,消除水腫,並能改善腳底冰冷的情況。
3.維持良好姿勢
身體缺乏肌肉的話就難以支撐身體,踮腳尖走路能刺激到維持姿勢所需的肌肉,讓身體姿勢不知不覺變得穩定。
4.體態變好
腳尖走路具有拉提的效果,可讓下半身大腿、小腿變緊實,線條變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