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醫療臨床統計高達8成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過一次下背痛。最重要的是找出引起疼痛的真正原因,是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痛,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才能治好疼痛。
腰痠背痛是許多人的毛病,不論久坐的上班族、年長者,以及需要負重勞動的工作者。根據醫療臨床統計,下背痛的盛行率約 75 ~ 85 %,也就是高達 8 成的人,一生中至少會有過一次下背痛。
有些是因為用力不當或姿勢不良造成輕微的肌肉拉傷或扭傷,只要多休息與改善姿勢,大多可在一至兩星期內康復。但是如果疼痛持續,甚至引起臀部痠痛、腿麻或無力,建議到醫院詳細檢查,找出疼痛主要病因。
什麼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是全身最粗的一條神經,直徑最大可達2公分,起源於腰部與薦部脊椎的神經根,經過骨盆往下穿過髖關節、臀部肌肉延伸至大腿後側,再形成兩個神經分枝向下到小腿。
坐骨神經痛嚴格來說是一種症狀,就跟頭痛、牙痛一樣,而不是指具體的某一種疾病,造成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椎間盤突出,椎間盤突出若壓迫到神經,可能會造成坐骨神經痛,例如麻木、刺痛感等,從臀部往下延伸到大腿後側、小腿甚至腳趾。嚴重壓迫神經時會感到無力、或大小便失禁。
其他形成坐骨神經痛的病因包括梨狀肌症候群、腰椎骨關節退化、脊椎狹窄症、脊椎滑脫症、骨刺、腫瘤等。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坐骨神經痛發作時,主要有以下症狀:
- 臀部、大腿後側疼痛感
- 下肢會有刺痛感、麻木感
- 疼痛導致難以彎腰與坐下
導致坐骨神經痛的原因
- 年齡增長:隨著年齡增長脊椎逐漸退化,有機會導致椎間盤突出、骨刺或腰椎管狹窄,壓迫神經及造成痛楚。
- 體重過重:令脊椎的壓力大增,增加患上坐骨神經痛的風險。
- 職業需要:如工作需要搬運重物或駕駛長途車輛,就有機會引起坐骨神經痛。
- 不當坐姿:上班族長期坐辦公桌工作,如果姿勢不正確會增加椎間盤壓力,可能導致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
最重要的是找出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需由醫師對患者詳細問診病史、身體功能評估以及理學檢查,或是與影像檢查交叉比對後,確定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1.口服藥物:醫師常開立的口服處方有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等。
2.外用藥物:有消炎止痛藥膏或貼布,對坐骨神經痛伴隨的背部肌肉痙攣有一些幫助。
3.物理治療:在復健物理治療方面,例如:背部按摩、熱敷、電療或腰椎牽引(拉腰)等使背肌放鬆。
如果以上的治療都沒有改善,建議可接受進階的SMIT超微創治療。
什麼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intervertebral disc)是位於脊椎內連結 2 個椎體的盤狀軟骨結構,有緩衝壓力的作用。當椎間盤長期因壓力或是突然遭受重力衝擊,造成周圍韌帶受損,導致椎間盤變形或移位。而原本包裹在纖維環的髓核因纖維環破裂而被擠出,壓迫到脊神經及附近的軟組織造成疼痛,或是單側下肢的麻或酸痛,尤其以「麻」為主要的症狀。
若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日久,可能導致神經及肌肉痿縮,出現走路偏癱無力的情形,常見的症狀有:
- 單側腰部到大腿或小腿發麻
- 下背痛,可能會持續數年之久
- 咳嗽、打噴嚏或彎腰時,因腰椎內產生壓力更加疼痛
- 平躺時疼痛減緩,但當站立時或坐著又會出現疼痛感
椎間盤突出的治療
椎間盤突出一定要手術嗎?
有些椎間盤突出卻沒有疼痛症狀,雖然X光片或MRI核磁共振結果顯示有突出,並不表示一定要手術治療。
治療椎間盤突出不能只依賴X光、MRI核磁共振等影像檢查結果,更重要的是以病患的主訴病痛的位置及延伸路徑為優先,以理學檢查診斷出疼痛的主因。
以美國史丹佛大學骨科中心的研究為例,經過為200名健康受試者做過檢查,研究統計後發現,沒有脊椎疼痛症狀的民眾,以MRI核磁共振檢查脊椎後,影像報告顯示脊椎異常的比例竟然高達八成。意即MRI檢查到的異常,不代表病患身體有對應症狀,也說明開刀不是一定必要的。
椎間盤突出患者如何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 情況較輕微的患者,可先進行保守治療,例如多臥床休息、中醫針灸、推拿,或是骨科、復健科的物理治療,以熱敷、電療、牽引治療、吃消炎藥等。
- 若是保守治療3~6個月仍沒有改善症狀,建議可以考慮接受本院SMIT超微創治療。
- 如果已經出現下肢無力、大小便失禁(膀胱或腸道失去感覺或控制能力)等神經功能障礙時,就需要考慮至大醫院進行手術。
什麼是SMIT超微創治療
SMIT超微創治療(SMIT, Super Micro-Invasive Therapy) 與西醫微創治療不同,不需開刀手術,不需全身麻醉,治療原理是先以極細微的針尖深入皮下探測檢查,在針刺的過程中,透過辨聽穿刺軟組織的聲音 (類似菜瓜布摩擦的粗糙聲),以及感受針刺軟組織時的反彈力道,藉以判斷軟組織纖維化的位置深度及範圍大小,找到病灶後再進行治療,將周邊受傷的筋膜組織完整徹底修復,使軟組織恢復原本的彈性與功能,才能真正治好疼痛。
坐骨神經痛與椎間盤突出的病患,經過適當的治療後,大多數都能康復,但更需注意維持適當的體重與正確的姿勢,避免疼痛復發!
不要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至少 30 分鐘更換一次姿勢,避免急速前彎、旋轉及身體過度向後仰,拾取物品或穿鞋時,直接彎腰非常傷腰部,應採蹲下的姿勢動作,才不會讓腰椎承受過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