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疾病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引起

當長期處於壓力之中,心理的問題到後期會影響到生理運作,造成免內分泌系統發炎與免疫系統紊亂。這是因為壓力會使身體的淋巴細胞數量與白血球數量降低,也就較容易受到病毒入侵,一般人說的壓力大睡不好,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就是這個道理。

根據108年全民健保統計資料,台灣每10萬人就有1萬1千人因精神、行為與神經發展疾病就診,也就是大約每10人就有1人受身心疾病所苦,此比例不謂不高。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從家庭的經濟負擔、照顧長輩與小孩,升學、考試、職位升遷、到工作環境的人際相處,稍不小心就會壓力爆表,壓力會激發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作用,當人長期處於壓力之中,心理層面的問題連帶影響到生理運作,就會造成免內分泌系統發炎與免疫系統紊亂。

人類在面對壓力時,主要透過自律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與內分泌系統(腎上腺素與壓力荷爾蒙)調節作為因應。交感神經(Sympathetic)的主要功用是讓人在面臨生存受威脅的緊急情況時,能做出立即反應,整個神經系統進入「戰或逃」(fight-or-flight)的模式。

當感覺到有壓力時,腎上腺會分泌許多腎上腺素,促使體內的脂肪與肝醣分解,供給人體在短時間內最需要的燃料;此時人的心跳與呼吸都加快、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以便將資源快速送到肌肉和神經系統。在遠古時候,身體的自然反應是為了逃離野獸的攻擊以求生存。相反地,副交感神經(Parasymathetic)的功能是讓心跳變慢、血管擴張、血壓下降,這是人體在白天休息或夜間睡眠時所呈現的狀態。若是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副交感神經受到壓抑導致休息不夠,引起自律神經失調,身體就會拉警報!

另外,大腦內有三種主要負責調節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分別為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與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分泌正常時,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才得以平衡,當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處於平衡狀態,人的情緒能傾向穩定。若血清素分泌不足,便可能產生憂鬱症與焦慮症。

現代身心疾病常合併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疾病

免疫力下降的原因除了睡眠不足、身體過度勞累、營養不均衡以外,長期承受過大的壓力也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健康。日本自律神經研究領域權威,順天堂大學醫學部教授小林弘幸(Hiroyuki Kobayashi)指出,「壓力」是人體自律神經平衡最大的敵人。

壓力表現在身體生理方面,包括頭痛、耳鳴、心悸、盜汗、腸胃不適、肩頸痠痛、四肢無力、手腳冰冷、皮膚過敏等症狀。因為壓力荷爾蒙(cortisol 可體松,或稱皮質醇)在緊急情況中會壓抑人體較不重要的生理功能,諸如:免疫反應與消化功能等,此時,壓力使淋巴細胞的數量降低,身體的白血球數量降低,也就較容易受到病毒入侵使我們生病。一般人說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就是這個道理。

身心疾病如何引起身體發炎

發炎(inflammation)在古典理論中,指的是對「外來者」威脅的反應,這些「外來者」包括微生物、病毒、異體器官移植及人工植入物等。免疫系統為了對抗這些「外來者」,會啟動免疫反應,派出免疫細胞軍團,並攜帶精良的生化武器對抗外界入侵的威脅,這武器就是「細胞激素(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細胞激素是免疫系統受到外來病原刺激所分泌的物質,是啟動發炎反應的重要角色,目的在殲滅「外來者」,以維持身體組織的健康,不同細胞激素有不同的功能,可分為五大類:

1.介白素 (interleukin, IL):

調節免疫和發炎反應的細胞激素,具有影響白血球的生長和分化等功能。

2.干擾素 (interferon, IFN):

調節先天性免疫,可抑制病毒在細胞內複製。

3.趨化因子 (chemokine):

趨化因子是指能够吸引白血球移行到感染部位的一些低分子量蛋白質,在發炎反應中具有重要作用。

4.群落刺激因子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CSF):

刺激造血幹細胞的分化與增生,可增加白血球的產生。

5.腫瘤壞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主要功能是調節免疫細胞,可以影響白血球的活化與增生、活化細胞毒殺作用等等。當分泌量失調時會導致發炎性疾病、自體免疫疾病以及癌症等的發生。

細胞激素可在短時間內召集大量白血球或啟動發炎反應,一般來說,造成發炎的細胞激素在完成任務後,應該就要消失;可是一旦壓力為長期狀態,卻會促使這群免疫大軍不想再來回奔跑,而自動在系統中「調升」成為「常備軍」。當壓力與發炎變成存在於體內的「常態」時,長期的組織慢性發炎也就開始對人體造成有害的影響,進而形成疾病。

近年來許多文獻指出,心理或是情緒的壓力因子也會干擾人體誘發免疫大軍。英國劍橋大學精神醫學系主任艾德華.布爾摩教授(Edward Bullmore)在其著作《終結憂鬱症: 憂鬱症治療大突破》提到血液裡的炎性蛋白質(細胞激素〔cytokines〕)可以穿透血腦屏障傳遞訊號,從身體傳到大腦和心理。發炎與憂鬱症之間的牽動關係已經不容置疑,且高度的社會壓力讓體內發炎的情形更加嚴重。

因此,現代社會反覆出現的種種壓力,長期且過量的壓力荷爾蒙會使人緊張、焦慮、免疫力下降,一旦日子久了,人體對壓力的適應表現與機制越來越差,就在發生身心疾病的同時,免疫系統也出現狀況,人體也就產生慢性發炎的情況。所以現代人類的壓力導致免疫功能紊亂,進而形成各種慢性發炎的文明病,這是現代醫學必須正視的課題。

如何治療全身的慢性發炎?

發炎就要吃消炎藥嗎?靠消炎藥是解決不了身體慢性發炎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憂鬱症是導致人體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卻有30至60%的患者對目前市面上的抗憂鬱藥物沒有反應或反應不佳。美國月刊《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在《針灸能治療抑鬱症嗎?》(Can Acupuncture Treat Depression?)一文中提到,西方研究表明,針灸可激活大腦中的天然止痛藥~腦內啡(endorphin),對慢性疼痛、焦慮和噁心也有改善的效用。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阿尼什.辛格拉(Aneesh Singla, MD)在《為什麼痛?》(Why It Hurts: A Physician’s Insights on The Purpose of Pain)書中提到針灸有平緩心情的效果,這會因而影響生理疼痛的知覺;針灸有助於重獲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針灸讓身體脫離「或戰或逃」的模式,使被啟動的發炎機制回歸正常化,可能是治療身心疾病的一種不錯的方式。

除了針灸,創立腦針神經調衡理論與腦針發明人的宮長祥醫師,根據神經調衡的理念,也治癒不少神經性的疑難雜症。因為自律神經系統遭受損傷時,不僅引起自身的自律神經系統障礙,還可同時引起其他系統的相應功能障礙,神經調衡理論通過筋膜鬆解,平衡人體筋膜的張力,藉此調整自律神經。

另外,也可以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舒緩壓力,幫助自律神經平衡。

1.睡眠充足

長期睡眠不足會讓壓力荷爾蒙上升,睡前避免劇烈運動、避免咖啡因的攝取。睡前一小時不要滑手機或看電腦,處在3C產品的藍光下,頭腦受到刺激而處於興奮狀態,使交感神經作用提升,影響睡眠品質。

2.適當運動

運動可以消耗讓人緊繃的腎上腺素,增加腦內啡和血清素,讓人放鬆、愉悅。瑜珈、散步、慢跑、游泳等規律運動可以改善自律神經的功能,但是每個人的體能狀況不一樣,要循序漸進,不要運動過度太累會造成反效果。

3.營養均衡

節食會造成肌肉流失,降低免疫功能,所以均衡飲食很重要,盡量避免攝取精緻澱粉、高鹽與甜食。同時,每天喝1500~2000cc的水。

許多食物能增加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維持神經的作用穩定,可適量攝取。製造多巴胺、正腎上腺素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需要酪胺酸和苯丙胺酸,可從家禽、海產、蛋、乳製品中獲得,素食者可從大豆中攝取。維生素C也是製造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時重要的成分,多吃些新鮮蔬果補足維生素C。

色胺酸是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能安定神經、助眠,多食用乳製品、豆類、堅果、香蕉、蛋、深海魚等,幫助血清素的分泌。

4.練習腹式呼吸

大口深呼吸3~5分鐘,讓大腦以為在放鬆的時刻,啟動副交感神經,可以幫助重整自律神經。練習腹式呼吸,慢慢深深地吸氣,直到腹部微微鼓起,再慢慢吐氣,讓心跳和緩,身體與心情放鬆。

提醒大家,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很多症狀集合的症候群,不是單一的疾病。許多醫師很容易將一些不大不小的症狀或身體不適歸為「體質」關係,沒有找出根源正確治療,只靠吃藥暫時舒緩,像這樣只治標不治本,反而會造成身體長期發炎與疼痛。事實上,自律神經失調是可以經由治療緩解症狀或痊癒,使自律神經系統恢復至正常平衡的狀態。

參考資料:

阿尼什.辛格拉(Aneesh Singla, MD)《為什麼痛?》。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艾德華.布爾摩(Edward Bullmore)《終結憂鬱症: 憂鬱症治療大突破》。如果出版

Tori Rodriguez, Victoria Stern《Can Acupuncture Treat Depression? 》。Scientific American 檢自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an-acupuncture-treat-depression/ (July 1, 2014)

名冠診所「SMIT超微疼痛整合治療」為中西醫整合的進階自費療程,若您已在醫學中心、骨科、復健科或中醫診所接受許多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持續被疼痛所困擾,請您不要放棄,我們是各種難治疼痛的專家,包含顏面神經麻痺、顳顎關節症候群、五十肩、媽媽手、網球肘、手腕隧道症候群、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等,我們非常願意協助您戰勝疼痛!
因每位患者的症狀嚴重程度與治療部位大小不同,詳細費用與療程須由醫師親自檢查與評估後說明。

想了解更多治療資訊,請於門診時間撥打: (02) 2967 9988(週一:13:30~21:00;週二至週六(週四休診):8:00~16:30;週日休診)
或請於以下表單填寫您的資料,我們會優先以E-mail回覆,請確保您留下正確的聯絡方式,會於上班工作時間回覆,請您耐心等候,謝謝!

市話請加區碼
您可以留言想諮詢的問題,或補充說明您的狀況
分類: 文章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