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疼痛一直治不好?小心你的神經已經敏感化了》一文,提到人體在遇有疼痛時,腦幹會分泌天然的嗎啡類物質,抑制已經傳到腦部的部分化學訊號,此為內生性類鴉片,為人體遇有疼痛時一種天然的自我保護與調節機制。中樞神經敏感化對於五感外在刺激所產生的放大型疼痛,也是要經由大腦加以治療,方能阻斷自大腦不斷傳出的疼痛訊號。一般在台灣對於中樞神經敏感化的治療方式可大致分為藥物與神經阻斷術等兩大方向;此外,我也將簡單介紹臨床上極具療效的腦針治療。

藥物治療神經敏感化
針對中樞神經敏感化所開立的藥物以調節神經為主,由於神經敏感化受身體多重機制的影響,一般有經驗的醫師會視患者情況,考慮不同藥物的治療特性後加以搭配組合,有時出現off-label use的情形。例如:使用抗癲癇藥來調控鈉離子及鈣離子通道,抑制上行的訊號傳導,以及抗憂鬱藥物來抑制疼痛,鈍化脊椎背角的疼痛傳導功能。
以纖維肌痛症而言,若上述藥物未見疼痛減緩的效果,醫師會再加用嗎啡類止痛藥物,許多患者在以止痛為主的需求下傾向忽略成癮性的問題。口服藥物Ultracet(及痛安錠)即為一例,此藥為兩種常見止痛退燒藥與paracetamol特殊比例的複方製劑,雖沒有傳統NSAIDs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引起的常見胃潰瘍問題,患者卻必須小心身體產生依賴後必須提高劑量以維持相同止痛效果,或者是停藥時產生戒斷症狀。
神經阻斷術
神經阻斷術一個統稱,廣義而言,透過化學或是加溫、冷卻等物理方式,阻斷神經疼痛的通路,都屬於神經阻斷術的範圍。近年來比較為人注意的介入性治療方式為高頻熱凝療法,透過42°C的脈衝溫度,使神經對疼痛感鈍化,而達治療效果。
腦針治療
腦針治療顧名思義是從腦部下手,腦針的治療方式是透過特殊針具以針刺方式改變神經系統的力學環境,達到治療疼痛或疾病的效果。我們都知道,腦部是神經系統的最高指揮官,管理人體呼吸、循環、消化、運動、神經、內分泌、泌尿、生殖等的各個系統,而人體的各個器官、系統與生理功能都是交互作用影響,神經系統的主要角色是因應內外環境的變化加以控制並調節一切。因此,只要掌握好神經傳導的「興奮」和「抑制」,便能解決疼痛問題。這樣的治療方式說來似乎相當簡單,在臨床的運用上卻需要一名經驗豐富的醫師,才能精確掌握患者的病位(而非只是單純眼見的病灶)予以治療。
治療神經敏感化並非難事,患者也不需要承擔部分止痛藥如影隨形的戒斷症狀困擾,只要找對醫師,神經敏感化的問題便可以立刻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