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丹佛大學Caragee骨科醫師的團隊於5年內追蹤200名(男119名,女81名)追蹤對象背部的研究發現,下背痛與核磁共振出現新的結構性病變兩者之間並無絕對的因果關係。
我們通常都認為椎間盤疼痛是因為結構上出現問題,而椎間盤受傷的原因之一是急性纖維環破裂,使得髓核經由損傷的纖維環向外突出而壓迫到神經根,這樣的情形可能會因纖維環發炎而在磁振造影(MR imaging,一般稱核磁共振)上出現較亮的纖維環訊號,而如此的訊號也成為骨科醫師診斷的重要指標之一。
然而,以史丹佛大學骨科醫師Caragee為首、5年內追蹤200名(男119名,女81名)追蹤對象背部的研究資料卻推翻這樣的認知。該研究的重點設計旨在探討下背痛與核磁共振出現新的結構性病變兩者之間的關係。研究的假設是沒有明顯下背痛的追蹤對象在出現急性與嚴重下背疼痛症狀時,其核磁共振影像上應該會有新的發現,然而結果卻不然。
根據研究的追蹤結果,有51名對象在5年追蹤期內患有嚴重下背痛問題,卻有高達84%(43人)比例的核磁共振並無變化,或者與基線期相比較,只出現因年齡所造成的退化現象,只有2名追蹤對象的主訴為原發性神經根(primary radicular complaints),研究成員推論他們的核磁共振影像可能與臨床表現上的新發現相關,而此2名追蹤對象只占200名的4%。這份研究於2006年刊登在北美的《脊椎期刊》中,榮獲該年度醫學與侵入性科學論文的傑出獎項。
研究使用於基線期未出現症狀、或是症狀輕微的核磁共振影像,與追蹤對象於追蹤期出現嚴重的下背痛臨床症狀後所立刻拍攝的核磁共振影像相比較。同時,在尋找追蹤對象時,研究採用1:1比例的方式,即在納入一名患有慢性疼痛(非腰椎相關)的人時,便納入一名無任何疼痛(無頸椎或其他慢性痛)的追蹤對象。為了獲得較廣泛的基線期核磁共振資料,並增加能夠觀察到、新發生下背痛的案例,該研究納入的所有追蹤對象為退化性腰椎間盤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但於追蹤開始時並未有下背痛的臨床病史。
在完成基線期的所有測量後,研究每6個月以電訪方式追蹤追蹤對象,並確認曾於過去6個月內,因臨床出現相關症狀而由追蹤對象的主治醫師決定拍攝新的核磁共振,並交由論文研究中擔任評分角色的醫師審閱,這群審閱醫師並不知道哪些影像為基線資料、哪些為5年中所收集到的等距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追蹤對象在發生嚴重下背痛12週內所拍攝的核磁共振影像,在結構上並未有新的變化,所有新出現的改變,諸如:椎間盤訊號損失(disc signal loss)與持續性小關節退化(progressive facet arthrosis)等各為10%,以及4%終板改變(end plate changes)的情況增加,這些情況皆與年紀漸長有關,而與急性事件無關。此外,該研究還指出,若是有人認為短短12週時間無法在核磁共振上看出結構上的新發展,該研究也納入16名追蹤對象第一次與第二次核磁共振時間相隔6個月、在影像上未觀察到用以診斷椎間盤疼痛的椎間盤高訊號區。
以上的發現是否令你感到驚訝?人在沒有病痛時不會看醫生,也就不會想到要照任何醫學影像用以作為疼痛發生時的比較。患者真的因疼痛就醫時,醫院所安排的影像檢查只能讓醫生就觀察到的結構改變做文章,慢慢地,也就順理成章地將疼痛與結構改變之間的關係畫上等號。這份研究的發現告訴我們事實並非如此,雖然200人的追蹤實驗規模並不大,但仍可作為一個重要參考。面對一個高齡化社會,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的研究投入,以便更進一步釐清結構改變對疼痛的影響,更期待能透過各方面的研究,來了解疼痛的各種面貌。
參考資料:The Spine Journal 6 (2006)624-635
想進一步了解名冠診所如何以不動刀方式有效治療脊椎疼痛,請參閱《「攻脊新醫」帶給你脊椎疼痛治療全新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