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因中風導致左半身行動不便,走路只能靠右膝支撐起全身,長久下來讓她的膝蓋疼痛而無法行走。南部某醫學中心的骨科醫師建議她開刀換人工關節,膝關節周圍卻在術後 1 個月出現紅腫熱痛的現象,口服抗生素 3 個月無效,再轉診至另一家醫院後,被安排住院接受抗生素注射的治療方式,經 2 個月的住院治療仍未見改善。
後來張女士只好接受醫師建議,先取出原來放置的人工關節,等感染情形控制住再重新置入。術後持續觀察 4 個月,確認感染已控制妥當後,再次安排手術置入人工關節。沒想到才出院 1 個月,右膝關節又開始發炎腫脹。醫師陸續使用 2、3 種抗生素合併治療,但病況十分不穩,有時雖好轉,只要一停藥,病情又立即惡化,這樣反反覆覆服用抗生素將近 2 年。
為了換完人工關節的後遺症問題,張女士總共開刀 3 次,被傷處紅腫熱痛的感染問題困擾長達 2 年之久,懷抱最後一絲希望的她來到名冠診所。我認為有 2 個治療重點:
第一、提升張女士的下肢末稍循環與免疫力
第二、處理關節表皮處形成的蜂窩性組織炎所形成的結節
結節共約有 6 至 8 個硬塊,每個約 1 至 3 公分不等,每個結節裡面都藏著許多細菌,頑強的細菌已在外層形成保護牆,抵抗人體的免疫大軍或服用的抗生素進入。我利用超微創方式(SMIT,super-micro invasive treatment)深入內藏細菌的結節,破壞其結構,瓦解細菌的「巢穴」,讓人體的免疫大軍能進入發揮作用、使用的藥物能順利到達局部結節內,終於治好棘手的感染情形,張女士的發炎指數 (hCRP) 已下降,白血球指數亦恢復正常。
經過成功的治療後,張女士終於鬆了一口氣,長期為膝蓋手術後的感染問題所困擾,現在終於可以不須再服用抗生素,如釋重負的感受自然地流露在她的臉上,她的微笑滿溢著一股幸福感。
遵照衛生醫療法及衛生署行政命令函,本臨床衛教教學案例影片及照片,均徵得病患本人簽名同意於網路分享,作為醫學衛教使用。
由於疾病有其不確定性及個人先天體質差異,病患復原的程度及速度不盡相同,在本案例的治療成效,並無法重現於每位患者身上,本院亦無法保證每位病患有相同治療效果,請病患治療前詳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