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痛是指在背部兩個肩胛骨內側間的疼痛,特別是斜方肌及菱狀肌的區域,大部分是背部筋膜的問題或「背肩胛神經夾擠發炎」所造成。
病入膏肓」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有些患者會說:胸口跟背部都痛到受不了,我是不是病入膏肓了?
膏肓是什麼?
「膏肓」是中醫的穴位名稱,在第4、5節胸椎之間,相傳是身體內藥力所不及的地方,意思就是病重到無藥可救。
膏肓痛≠病入膏肓
膏肓痛是指在背部兩個肩胛骨內側間的疼痛,特別是斜方肌及菱狀肌的區域,大部分是背部筋膜的問題或「背肩胛神經夾擠發炎」所造成。纖維肌痛症患者也會有膏肓痛,除了膏肓部位,也會合併肩頸及上背肌肉的僵硬及疼痛。
工作過勞、久坐及坐姿不正確、長時間使用電腦、低頭滑手機等造成肌肉受傷引起背痛。
膏肓痛的症狀
剛開始時覺得肩頸稍微僵硬,轉動脖子時有卡卡聲,過一段時間肩背肌肉緊繃,患者輕則肌肉痠軟,嚴重者會出現麻痛,手臂都無法上舉,甚至出現胸口痛、頭痛與耳鳴等症狀。
也有患者因為咳嗽時過度用力或長期咳不停,導致胸背部相關肌肉、筋膜產生發炎而出現膏肓痛的症狀。
如何避免膏肓痛
- 從事久坐的工作時需注意姿勢,有時間就起來活動筋骨
- 多做背肌、胸肌的伸展放鬆肩頸與上背,避免肌肉緊繃
✳病入膏肓出自《左傳.成公十年》
春秋時代晉國景公夢見惡鬼來向他討命,之後就生病了。病重時向秦國求名醫,於是秦桓公派名醫緩去為景公治病。但是在緩還沒到達之前,景公又夢見兩個小孩,其中一個說:「名醫就快來了,我怕被傷害,要逃到哪裡才好?」另一個就說:「只要躲到心臟下、橫隔膜上的部位,他就治不了我們。」緩到了晉國,診視景公的病情後說:「這個病已經侵入心臟和橫隔膜之間的部位,無論針灸或藥力都無法到達,所以是治不好了。」 因此病情嚴重到無法治療就被比喻為「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