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長患者或是糖尿病患、洗腎病患、心肌梗塞病患等不適合開刀的族群,都可安心接受「膝望工程」超微關節疼痛整合治療。
相信您一定對「微創手術」一詞並不陌生,微創手術是利用表皮微小的傷口,以內視鏡的鏡頭當成視野,搭配各種的內視鏡手術工具來進行治療,出血量較傳統手術小,能縮短患者傷口復原的時間,減少術後疼痛,並能降低術後感染的機率。由於微創手術的多項優點,也促使現今許多醫院的手術型態開始趨向微創化。
什麼是微創關節手術?
針對膝關節的相關治療也趕上這股「微創」風,微創關節手術是現今醫院對於關節退化病症常採用的治療手術方式,在進行微創關節手術前,需先進行術前評估,醫院在施行微創關節手術時,是利用內視鏡進入關節腔內,進行檢查並治療修補患處,手術時間約1小時,通常需要進行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要考量風險,像是可能會出現心律不整、中風或休克等狀況,年紀大的患者或有慢性病史的患者都要特別注意。術後會在皮膚留有1至1.5公分的手術傷口,會有輕微的疼痛感,需住院照護傷口及進行復健,以避免關節沾黏,可能會出現的併發症有傷口感染、靜脈炎、腫脹積血等狀況。

「膝望工程」超微關節疼痛整合治療 是以多個特殊針具進行治療
「膝望工程」超微關節疼痛整合治療有別於一般的微創關節手術,是以特殊針具進行治療,利用超微治療(SMIT, Super Micro-Invasive Therapy)的方法,使用特殊針具破壞已鈣化或纖維化的筋膜沾黏組織,可更加精準處理患部。一些X光、MRI或超音波無法檢查到的精微組織結構,皆可透過超微關節整合治療進行治療。


為何使用特殊針具治療會有效?
「膝望工程」超微關節疼痛整合治療使用精細的特殊針具做為治療檢查工具,可避免微創手術可能無法精準找到病理位置的問題。精準下針更具治療效果,此特殊治療需要治療經驗與技術純熟的醫師進行,於治療時透過聽針刺聲音以及針感判斷組織內部的情況,精準找到病理位置並正確拿捏針刺的破壞程度。
超微治療(SMIT, Super Micro-Invasive Therapy)的原理為先破壞再建設,刺激自我修復能力,進而提升人體自有的抗發炎修復功能,促進患部血液循環,提高含氧量與血液供應量,精細的治療工具與手法可擴大治療範圍,直接針對病因做治療,對肌肉的破壞少,傷口也更加微小,表皮僅有數個針孔大小,直徑不到 0.5mm,不需縫合,復原也僅需數小時。

「膝望工程」超微關節疼痛整合治療 治療前後均不需住院
「膝望工程」超微關節疼痛整合治療的治療時間優於現行任何膝關節手術(微創關節手術,術前評估時間加上術後住院觀察的時間,天數長達3至10天不等)。「膝望工程」超微創關節整合治療只需在門診進行治療約10到15分鐘,不需進行全身麻醉,進針治療時就會同時注射微量麻藥,因此疼痛感很低。以特殊針具進行治療,因此對肌肉的破壞少,皮膚表皮僅有數個如針孔大小直徑不到 0.5mm 的傷口,不需縫合,復原也僅需數小時。治療前後均不需住院,患者治療後只有輕微的腫脹感,以及局部皮下可能會有輕微瘀血,治療後只需稍做休息就可自行行走。
治療的適用對象並無侷限,適用於各個年齡層,年長患者或是糖尿病患、洗腎病患、心肌梗塞病患等不適合開刀的族群,都可安心接受「膝望工程」超微創關節整合治療,不但免除了要開刀的恐懼也更加安全,不需冒著風險進行手術麻醉。非傳統手術開刀治療的「膝望工程」超微創關節整合治療,能避免許多內視鏡微創關節手術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像是術後傷口感染、麻藥過敏、腫脹瘀血、人工植入物排斥等外科手術的缺點。

名冠診所「膝望工程超微關節疼痛整合治療」為中西醫結合的關節進階治療自費療程。建議已在醫學中心或骨科、復健科或中醫診所接受過治療後,症狀仍未改善的病友選擇此項治療。